赋能多场景应用 不断增强“向新力”

2025-02-20 11:31:01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朱柳融 荣瑶    浏览:159

柳钢集团首个“AI数智钢卷平台”,可追溯冷轧钢卷全生命周期产生的能源成本、备件消耗等数据,让冷轧钢卷生产成本下线即可实现结算;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岛式工厂,通过数字孪生、无人物流等技术,将人工智能贯穿于汽车生产的全流程;柳工旗下的广西七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问小七”智能助手,可实现对企业内部多模态知识内容的学习,满足企业员工24小时知识问答需求……

这只是我市众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缩影。近年来,我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多场景应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向新力”。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你好,你是谁?”

“我是上汽通用五菱联合思必驰共同打造的‘1+N中枢大模型’,融合了包括DeepSeek(深度求索)在内的各家大模型能力……”

上汽通用五菱2月7日宣布,宝骏享境在行业内率先完成实车装载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简单问题快速响应、复杂问题深度思考后精准回答。

“‘1+N中枢大模型’还将应用在上汽通用五菱其他车型,并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升级。”广西思必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宋磊表示,思必驰天琴语音助手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DeepSeek接入落地,主要基于中枢大模型强大的工程化能力和支持专业模型热插拔的特性,此次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也是公司和上汽通用五菱独家战略合作的成果之一。

目光投向柳钢集团冷轧厂,当冷轧钢卷全生命周期产生的能源成本、备件消耗等数据无声奔腾至“AI数智钢卷平台”时,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拆捆带机器人、智能贴标机器人、智能标记机器人、无人行车等,让轧钢变得更智能。

柳钢集团数智化发展中心总经理陆兆刚表示,目前,集团在不断增强员工应用人工智能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加数字员工、机器人的应用,将人工智能融入钢铁采购、生产、销售,以及企业管理等全流程,推动人工智能与各环节、各场景的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的决策。

这些都是我市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生动实践。《柳州市促进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百个应用场景开发工程,发布一批应用场景清单,逐步实现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品在工业、医疗、教育、农业、商业、家用、康养、应急、安防等领域应用落地,到2029年,力争打造100个以上应用场景。

产业拥抱人工智能

除了拓展应用场景外,我市各行各业通过拥抱人工智能,力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柳钢集团正大力推动“数智柳钢”建设,去年发布了数字化转型蓝图规划及实施路径,通过实施12套信息系统、15套智能化应用,探索打造基于数字化的精益生产运营能力。陆兆刚说,钢铁全流程各工序均为“黑箱”,流程工序复杂。推动“数智柳钢”建设,通过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全流程的协调管理优化运行,能够同时发挥钢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数据资源优势,探索企业生产过程的规律,培育新质生产力,拉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广西汽车集团,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企业智能驾驶观光车、无人物流车、智能驾驶接驳车等智能产品,制造领域大量应用机器视觉防错等,并在北京成立了创新研究院、在香港成立了创新中心等,围绕数据、智能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与合作。

广西汽车集团所属车合互联科技总经理苏松说,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是集团实施“菱势工程”的重要一环,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成立人工智能专项工作组、完善人工智能实验室、构建AI算力中心、深化科研平台和高校合作等,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新材料行业企业也在聚势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我公司旗下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并结合DeepSeek开源模型,成功部署高性能材料领域垂直AI应用系统,并启动覆盖研发、生产及客户服务的全场景智能化应用。”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七色珠光总经理周方超介绍,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大量资金,围绕深度学习算法的技术应用与DeepSeek等语言模型研究,重点突破材料工程难题,通过系统化建设,实现80%的研发环节具备AI辅助决策能力。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推进科科长陈时杰介绍,我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主要应用于汽车、钢铁、机械等优势产业。当前正在加快优化算法、构建多模态工业大模型,开拓更多工业场景的创新应用,整体处于起步向上阶段。

深挖人工智能潜力

当前,我市正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市通过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优必选机器人、思必驰科技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域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柳州。

目前,全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制造企业达42家,逐步形成年产2万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能力。柳州制造业“智改数转”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陈时杰表示,我市正以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汽车、工程机械、食品加工三个试点行业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生产执行等方面采用大模型技术;推动一批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引领转型升级,全面实现人机物互联互通,打造孪生工厂、资源智能调度、供应链可视化协同、智能仓储物流等先进制造典型应用,构建基于数据应用的模型驱动生产运营模式,持续推进产业链协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文章关键词: AI 智能 汽车
声明:本网站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府公益性网站,因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