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关注效率与增长,也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天然属性,其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双碳”目标下,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节能降碳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这包括碳足迹、碳计量,能耗的计量与能耗优化等。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在近期举行的亚马逊云科技可持续发展媒体沟通会上指出,在实施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企业面对的痛点非常突出,这就是数据的收集与可信。
因为碳排放既涉及企业自身,更涉及到供应链。如何自动化采集来自供应链的异构、异源的数据,而且实现数据的可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解决办法,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自动化实时采集,以及采用可托管的区块链技术。只有这样,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才能更简单,也更容易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根据埃森哲的一份报告,“如果一个企业同时注重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那么在这两个增长引擎的共同推动下,企业超越同行的可能性会高出2.5倍”。
如今,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共识,但可持续发展才刚刚开始。尽管如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快速响应可持续发展趋势,探寻各种各样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把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引擎同时抓起来。
作为全球云计算“领头羊”,亚马逊云科技如何赋能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云计算可持续责任共担模型”:
一方面,亚马逊云科技负责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云数据中心的设计,机柜/服务器、建筑材料、可再生能源的采购,电力能源的使用效率、冷却过程中水的可持续性等;另一方面,客户负责云上自身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如软件架构,云服务及代码效率等。
顾凡指出,在“云计算可持续责任共担模型”下,亚马逊云科技从“云生、云治、云创”三大维度赋能客户,助力用户实现“脱碳”。
首先是“云生”,通过构建可持续的云基础设施,客户将通过云原生或迁移上云减少碳排放。根据市场调研公司451研究的数据,客户迁移上云后,碳足迹降低近80%。
例如,在直接排放方面,亚马逊云科技不断优化电力供应模式,使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针对间接排放,使用蒸发冷却技术,改善冷却数据中心的方法,提高能源效率。据悉,亚马逊云科技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100%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碳排放的削减将高达96%。
其次是“云治”,是指亚马逊云科技提升其云服务硬件和软件的效率,并帮助客户优化云上工作负载,提升云上应用的可持续性。
亚马逊云科技提出企业业务需求的六大良好架构框架,前五个分别是卓越运营、安全性、可靠性、性能效率、成本优化,第六个支柱就是可持续发展,是指导客户优化云上应用的工具。可持续发展架构框架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客户需要了解自己云上的应用采用的云服务及碳排现状,为此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碳足迹工具(Amazon Carbon Footprint Tool),提供具体工作负载现在的碳排放量,同时预测未来的碳排。二是使用量化工具去量化应用生命周期的碳排变化。三是采用云上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逐步实现云上工作负载的“零浪费”,这包括选择更高能效比云上底层硬件架构、适合的应用采用无服务器的软件架构等。
第三是“云创”,是指亚马逊云科技围绕重点行业和场景,开发专属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赋能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亚马逊云科技围绕汽车、能源、制造、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以及碳排放管理、智慧供热、供应链风险管理、绿色能源替换、运输优化管理等重点场景,赋能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淄博热力公司在Amazon SageMaker上开发了一个模型,依据气象、建筑结构、用热率等信息,预测供热的需求,实现精准供热,最终,能源消耗降低30%,相当于节省了15万吨标准煤。
承德市双滦区兴业热力有限公司信息化部主任王晓辉介绍,公司把供热行业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有效整合到云上数据湖仓,为冬季的调控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也降低了企业IT投入。此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策略制定、下发以及结果反馈,大幅度提高了供热效率。2021年供热期的试点数据显示,公司较大幅度降低了能耗,而平均数据显示用户的室温提高了0.7度。
上述,都是以云计算为底座,在云上构建或直接应用相关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节能降碳的目标。顾凡认为,其特点非常明显:
一是想要实时自动化采集数据,离不开物联网和云之间的连接。
二是基于云上数据湖,更容易整合异源、异构碳数据的整合、分析,甚至数据交换。
三是对于一个复杂供应链的分析,借助云上的图数据库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案。
四是需要对外部供应商的运营数据、舆情数据做分析的时候,机器学习平台和工具能让企业更快速和更容易地部署自己的机器学习方案。
五是可托管的区块链服务已进入企业的视野。基于该服务,真正在碳排数据里面可以防篡改,可以更加可信。(马永和)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