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抢抓战略机遇,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高地

2022-06-20 10:14:56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   作者:孟凡君 通讯员 王永    浏览:176

  山东省东营市是工业大市,石化、橡胶、石油装备等主导产业体量大、基础好,如果抓住工业互联网发展重大机遇,借助工业互联网更好地融入“双循环”发展大格局,就会拥有“换道超车”的强劲态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锐明确做出上述表示。

  借势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是东营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但是东营市信息技术软硬件企业相对体量较小,服务企业经验略显不足,存在一些“短板”。不过,东营市让企业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快速享受到发展红利,目前已经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市情的道路。一是强化政策规划引导,二是打造智能改造闭环支持体系。下一步,东营市将全力抢抓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机遇,奋力打造成集政策体系完备、产业聚集度高、支撑能力突出、企业高度参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高地。


  政府精准滴灌:出政策、促发展

  一是在强化政策规划引导方面,东营市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关于促进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制定实施了九大产业(石化、橡胶轮胎、石油装备、新材料、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航空航天)智能化提升工程。比如,石化产业对新建项目从源头上就按照智能工厂的标准来建设,对现有项目逐步开展模块化智能提升;橡胶轮胎产业,支持头部企业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同步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对产业链配套企业实施关键设备和单条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橡胶材料和配件企业;石油装备企业开展关键环节的“机器换人”,对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企业,推进数字化车间改造,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密切上下游配套企业间的协作,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和产品;新材料产业,对功能陶瓷材料、膜材料、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以实施模块化智能升级为主,对高性能纤维材料领域以实施生产线数字化改造为主,具备条件的建设智能工厂等。

  二是在打造智能改造闭环支持体系方面,东营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化提升的项目实施精准滴灌,对“智能化诊断-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打造”全流程给予资金扶持。两年来,东营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240个项目进行智能化诊断,解决企业不会改、不敢改的问题;对智能化改造项目改变事后奖补的模式,采用事中、事后奖补相结合的方式,共扶持智能化项目125个,扶持资金4.5亿元,有效提高了智能化改造的积极性;培育“优势产业+人工智能”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79个,奖励资金4500余万元,企业学习示范、争做标杆的动力更强、信心更足。

  近年来,东营市实施智能化提升比比皆是的案例,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精准引导、支撑平台的高效服务和企业智改数转观念的大幅提升。比如,在东营市国瓷材料检测线现场,一个个机械手熟练将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蜂窝陶瓷拿起、放下,有序的进行缺陷检测,而三个月前还主要依靠人力。据介绍,通过净化装置处理尾气是促使排放限值达到国六标准的重要保障,市场规模庞大,而国内尾气防治普遍采用的蜂窝陶瓷载体、铈锆固溶体等新材料产品长期被国外巨头企业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仅有少数国内企业实现了技术突破,而国瓷材料就处于行业的第一梯队。为保障产品质量,国瓷材料缺陷检测容不得一丝马虎,常规人工检测方式存在易出错、效率低等问题,而依托东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打造的AI视觉识别产品在线检测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检测,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模型分析技术,对产品外观缺陷进行拍摄、识别、分类,包括外观表面缺陷、内部连通性缺陷、进出气端面识别检测等,以此代替原有人工质检方式,推广应用后一条产线由3人降为1人,12小时升为24时全天候质检,质检成本降低60%以上,质检效率提升80%以上,出厂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


  互联网企业牵头:建平台、促应用

  借势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东营市经过充分调研发现,直接引入外地互联网头部企业来承接本地业务存在一定程度“水土不服”的现象,效果不太理想,本地互联网企业对产业基础、工艺流程知根知底,工作开展更高效。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产业科科长刘星霞表示,东营市决定采用“内培外联”的方式,采取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建生态做支撑、本地互联网公司具体抓运营的模式,建设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东营市本地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请缨承接该项目。“我们迅速抽调精兵强将,启动东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力争尽快建成、用好创新中心,为本地产业提供精准服务。”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东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总经理穆永平表示。作为服务油田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聚焦数字化基础好、带动效应强的重点行业,重点围绕石油装备、新材料等特色产业,联合华为、中软国际、用友等外部知名服务商以及本地优秀IT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行业级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近年来业务已延伸至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务领域。



  2021年6月,东营市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全面建成,线上“云帆”平台对外发布,线下展示中心对外开放。“云帆”平台涵盖转型赋能、联合创新、生态集聚、成果展示、人才培养、市场推广6大功能,已入驻服务商40余家,涵盖研、产、管、供、销、服,集成7大类90个解决方案,提供适用于典型离散制造业多维度场景的落地解决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汇集50余名行业内优秀互联网专家,已建成线上初具规模的专家服务库,线下多位专家为企业现场“把脉问诊”,提供技术咨询和专业服务,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目前,云帆平台用户访问量已达到2万余次,企业用户咨询次数达到2000余次。“如果说前几年我市产业数字化主打企业级应用,那么现在‘云帆’平台指向的是行业级、特色级应用。这个平台实际上是‘前店后厂’,前端是软件超市,企业可选各类应用;后端就是我们打造一个供各类IT企业研发应用的生产环境,从而实现双向赋能。”穆永平表示。



  东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线下展示基地,作为“云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线下实体,为工业互联网成果展示、运营办公、宣传交流、人才培训等提供场地。基地对外作为综合成果展示窗口,对内作为政府产业指导决策支撑平台,对企业作为产品发布与信息获取渠道,是软件服务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服务能力及成果的综合呈现。目前,已经开展了“东营市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发展座谈会”、“东营市优势产业+人工智能座谈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交流考察座谈会”等交流活动,承接政府、企业、学校参观200余场,接待参观人次达3000余人次,成为本地了解工业互联网、直观感受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果的展示窗口,对促进工业互联网赋能应用起到重要推进作用。截至目前,创新中心已完成500余家企业的访谈调研,对90余家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实施,协助65家企业申请专项补贴资金,项目涵盖研发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协同办公、现场自动化升级等方面。建成了国瓷新材料的基于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的产品品质检测、新大科研中心的科研一体化管理、龙玺石油的高效协同办公、汇新和瑞的企业资源计划等一批效果显著的智能化项目,一批项目经过改造提升建成了市级试点示范。

  同时,东营市紧跟国家战略部署,正在加速推广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我们已建成运营二级节点1个,向69家企业普及、签约意向项目38个,大东联石油装备、牧渔归农业项目签约实施。正在建设第2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力争利用标识解析实现我市产业供应链系统和生产系统的精准对接,以及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东营市工信局互联网和信息化推进科科长贾小龙说道。


  企业主动把握机遇:自主改、促提升

  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化改造,归根结底还是要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东营市采取营造氛围、强化培训、政策宣贯、对标先进等多种措施,提高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认知。东营市举办了2021中国(东营)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暨东营市新经济发展大会,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及知名数字企业专家等做主旨报告,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融合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企业家、技术负责人2000余人次;开展工业互联网政策“进县区、进企业”宣讲活动,发放惠企政策摘编1300余份,培训业务骨干1140余人;各级举办现场观摩学习活动14次,参与企业284家,企业就近对标,实地了解标杆企业智能化提升后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效。“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是一把手工程,只有企业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改造提升的重要性,真正由‘要我改’变成‘我要改’,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智能化改造提升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陈锐强调。

  东营市通过工作全方位推进,企业对工业互联网认识越发深刻,纷纷投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浪潮。“我们总投资1000万元,对抽油机焊接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购置焊接机器人、加工中心等高端设备,搭建内部局域网,与焊接车间实现设计、工艺、制造环节的产品信息管理集成应用,增强了企业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和保障市场的能力,目前2台焊接机器人生产线提升焊接产能1000吨,焊接质量大大优于人工焊接,车间生产效率提高26%,运营成本降低22%。”胜机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建波表示,公司有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强烈需求,借助市、区的政策东风,管理层决定将智能化改造的时间点提前1年实施,在进行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获得市、区资金支持90万元,建成后被认定为市级数字化车间,再次奖励50万元,政策支持使公司对改造的热情更加高涨,通过智能化改造可将公司钻采装备研发制造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通过建立MES、WMS、ERP系统,万达宝通整个轮胎生产线从原材料采购、投放,到成品的制作、分类,检测、入库、出库,整个流程都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我们在2020年被认定为市级数字化车间。”万达集团战略与科技管理部经理秦增亮介绍,同时,通过外出学习、对标观摩,发现距离行业头部企业还存在差距,智能化提升是个持续的过程。万达宝通对标先进,又高标准建设了智能化轮胎输送自动分拣线,取消了人工分拣,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准确率达100%,因此在2021年由数字化车间升级为智能工厂,通过产业与信息化、智能化结合,使万达宝通做到传统产业不传统,为整个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

  万达宝通不是个例,一批高质量智能化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必将为东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下一步,东营市将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全面推广应用,尽快形成规模。实施“双千兆”工程,加快5G网络布局和商用步伐,进一步扩大5G网络覆盖范围,争创国家级“双千兆”城市,将进一步提升网络基础支撑能力。突出“以建带用、以用促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一批覆盖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综合型、特色型平台。实施创新中心“个十百”提升行动,依托创新中心线下展示基地创建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打造10个左右品牌亮点,落地实施100个左右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


文章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声明:本网站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府公益性网站,因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