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

2021-03-29 09:35:22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浏览:198


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引领制造业

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之一

夏杰长  刘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制造服务业作为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时机恰当,意义重大。

  一、《意见》出台的有关背景

  从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制造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需求依附”到“相互支撑”,再到“发展引领”阶段。在后工业化时期,制造服务业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逐步成为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球制造业所处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技术和知识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带来根本变革,产品的价值增值和延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要素的投入力度。

  二、《意见》的重要作用

  《意见》顺应经济全球化及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明确制造服务业内涵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了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同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与此同时,《意见》准确把握当前两业融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着眼于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等六大发展目标,提出了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的九大专项行动和重点工程,并从强化组织保障、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合作、加强用地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有利于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新局面。

  三、《意见》的特点亮点

  《意见》定位准确,问题导向鲜明,直接针对制造服务业领域优质供给不足、融资渠道窄、开放合作水平较低、扶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既有对已有政策的细化落实,也有一些新的政策突破。例如,《意见》结合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了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应用所涉及的制造服务业重点领域,为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政策落实,《意见》立足当前,通过修订措施、细化指引,为发展制造服务业制定了清晰的行动计划。例如聚焦制造业“测不了、测不准”难题,提出应加快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联盟建设,加强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针对服务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中的身份、学历等限制,提出总结推广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经验,推动人才评价与使用紧密结合,贯通制造服务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等保障措施。上述有效管用、科学可行的政策措施有利于赋能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动力。

  两业融合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大局。《意见》注重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着眼于构建两业融合的生态体系,从生产要素、行业、区域、空间和制度等方面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有助于形成制造企业、制造服务企业、新兴技术服务机构与各级政府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系统。《意见》的出台和实施,有望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在市场内生驱动和政府主动有为的双重作用下,制造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望在融合业态和融合模式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和突破,在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及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战略作用。

  (夏杰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服务经济与互联网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加快发展制造服务业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之二

洪群联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方向、专项行动和保障措施,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出台关于制造服务业的政策文件,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制造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加快发展制造服务业,有利于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有效增加制造业对国内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补齐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领域短板,有助于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攻关能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制造服务业,在推动服务业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通过促进竞争、激发动能来提升参与全球服务业竞争的能力,使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更加稳固。

  二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建设制造强国建设离不开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益不高,近年来“转型加快”而“升级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制造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引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不明显。根据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用于制造业的服务业中间投入占比约30.1%,制造业发展中服务投入不足。加快发展制造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更加专业、精准、高效的服务投入,推动制造业价值链重塑和制造强国建设。

  三是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与之相比,我国还有较大差距。“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是服务业发展的主题,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最重要组成部分,制造服务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服务业发展质量。

  二、准确把握加快发展制造服务业的重点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攀升,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不断巩固,但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绿色环保、安全稳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需要通过加快发展制造服务业,更好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提出制造服务业6个发展方向和9大专项行动,既体现了战略性也突出了实效性,任务十分明确。

  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破解我国制造业某些领域“卡脖子”“受制于人”的现实困境,必须加快发展科技研发、商务咨询、工业设计等制造服务业,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设计创新,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质量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要解决制造业质量不高、附加值偏低等问题,必须加快发展检验检测认证、计量标准、品牌营销等制造服务业,扩大制造业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制造业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制造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

  效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逻辑,要解决制造业生产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必须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现代物流等制造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供需精准匹配和价值共享,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

  绿色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彻底摆脱制造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和资源能源瓶颈制约,必须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与减排降碳、回收与利用等制造服务业,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推动制造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要素协同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提高制造业与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数据等要素之间协同性,必须加快发展金融、人力资源、数据管理等制造服务业,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稳定制造业就业,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

  安全稳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要维护制造业供应链稳定性,必须加快供应链管理服务和创新应用,健全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补足制造业供应链短板,建立健全制造业供应链评价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积极营造加快发展制造服务业的政策环境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等战略持续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我国制造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意见》从强化组织保障、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将为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下一步,建议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保障措施:

  一是扩大开放。推动服务业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全球制造服务业领先企业和优质资源,推进制造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制造服务业企业走出去,面向全球市场提供专业服务,增强全球服务市场资源配置能力。

  二是深化改革。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加强制造服务业特别是新业态新模式监管,积极探索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促进跨界融合监管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全程协同监管。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用地保障,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制造服务领域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拓宽融资渠道,开发适合制造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等。(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服务业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大力发展制造服务业,加快推动制造业

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之三

陈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实效性、可操作性,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壮大服务主体,强化要素保障,提出6个发展方向、9大专项行动和重点工程以及7项保障措施,意在加快提升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有效引导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业从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中国制造业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重要环节。

  推动我国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迫切需要面向制造业的高水平服务能力和高质量服务供给作为支撑。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等。加快发展制造服务业,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坚强基础,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制造服务业要发挥专业优势,从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乃至成果转化等各个关键环节,通过协同创新、融合创新,为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加快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二是深入践行融合发展理念。《意见》提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合,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系统设计、绿色设计和创新设计与产品生产制造的融合,检验检测、计量测试与制造业整体能力提升的融合等,各种融合发展的理念在《意见》中得到充分体现,有利于加快推动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耦合共生、相融相长。

  三是全面提升综合性服务能力。当前,我国制造服务业专业化不足、覆盖面不宽、社会化程度不高,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一揽子服务的能力有待提升,难以有效、精准、全面地支撑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要提升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有利于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针对性较强。

  四是着力强化服务保障措施。为了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从组织保障、发展环境、开放合作、用地保障、人才支撑、融资渠道、协同生态7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例如,在用地保障中提出了“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提出了“1+X”证书试点,贯通制造服务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等措施,有利于打破传统观念,促进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形成。

  机械行业是较早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制造业,相关企业服务收入占比得到大幅提升,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融合发展示范标杆企业。目前,机械行业转型升级进入了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制造服务业,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步伐。下一步,中国服务型制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服务型制造分会将认真做好《意见》落实相关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优势,搭建工作平台,做好桥梁纽带,促进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伟大目标做出应有贡献。(作者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服务型制造分会理事长)



政策链接: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文章关键词: 制造 服务业
声明:本网站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府公益性网站,因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