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4月22日15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情况,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有关司局负责人回答媒体提问。以下为发布会内容摘录。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米锋: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我们请来了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韩国荣先生,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先生,请他们就小微企业融资、信用信息共享等来回答媒体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记者:李克强总理提出明确要求,促进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许多小微企业急需要融资的支持,但一些企业其实并不了解什么是“银税互动”,更不知道该如何申请,能否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银税互动”以及它能为小微企业提供哪些帮助?谢谢。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韩国荣
韩国荣:
谢谢你的提问。“银税互动”是税务和银保监部门于2015年面向诚信的小微企业创新开展的一项融资支持活动。它的具体做法是,税务部门将企业的纳税信用推送给银行,在依法合规和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将企业的部分纳税信息提交给银行。银行利用这些信息,优化信贷的模型,为守信小微企业提供税收信用的贷款。
关于申请的渠道,企业可以通过银行网点、网上银行来查询适合自身的信贷产品并提出申请,部分地区的税务部门也提供了电子税务局的申请渠道。具体情况,请有贷款意愿的企业向当地的银行和税务部门进行咨询。应该说,“银税互动”运用税收数据,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解决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适合帮助轻资产的小微企业来解决融资难题。这项活动实施五年来,“银税互动”贷款规模快速增长,2019年全国的“银税互动”贷款的笔数超过了前四年的总和,今年一季度已发放“银税互动”贷款75万笔,超过了2019年的一半,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从中受益。比如北京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凭借着良好的纳税信用,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一个全新客户从开户、准入、评级、授信和放贷的全流程环节,申请到了500万元的贷款。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银保监部门的合作,提升“银税互动”的工作质效,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小微企业知晓“银税互动”,享受税收信用的红利,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谢谢。
中新社记者:近期国家出台了许多支持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请问税务部门如何让纳税人和缴费人及时地知晓这些优惠政策?谢谢。
韩国荣:
谢谢您的提问。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5批23项税费优惠政策,分别聚焦疫情防控和支持医疗救治工作,聚焦减轻企业的社保费负担,聚焦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聚焦稳外贸、稳外资,聚焦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了将这些税费优惠政策第一时间落实到位,税务部门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这就是“出指引、强解读、问需求、广宣传”。
“出指引”,就是发布优惠政策指引,我们全面梳理了各项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及相关的征管服务措施,对各项政策的适用主体、优惠内容、操作流程进行全景式介绍,方便纳税人、缴税人全面了解。
“强解读”,就是加强优惠政策解读,税务总局针对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政策中的增值税、社保费、小微企业等具体措施,通过12366纳税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系列在线交流,对于纳税人、缴费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及时加以解答,并且通过网站予以公布,梳理形成系列《防控疫情税收优惠政策热点问答》,通过电子税务局、门户网站、两微一端、12366平台防疫专栏这些渠道进行推出。
“问需求”,就是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广泛搜集纳税人的需求建议,开展了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和疫情防控涉税需求的网上调查,覆盖了30余万户企业。同时建立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今年以来,全国已有6000多条纳税人、缴费人的诉求和意见,通过快速响应机制得到了及时回应。
“广宣传”,就是扩大优惠政策的宣传面,我们在12366纳税服务热线开通了小微企业的服务专线,在12366纳税服务平台开辟了疫情防控税收优惠的专栏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服务专栏,集成疫情防控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服务的措施。与此同时,我们在各个办税服务厅的公告栏、显示屏展示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导税台、咨询岗面对面的宣传政策,确保我们广大的纳税人、缴费人能看到、能问到、会享受各项税费优惠。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我们注意到这一次两部门发文明确,要梳理名单,对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等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并把湖北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地区的可申请“银税互动”贷款企业范围扩大到了纳税信用C级。请问这些措施预计能够帮扶多少企业?谢谢。
韩国荣:
感谢您的提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税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聚焦优惠政策落实要给力,“非接触式”办税要添力,数据服务大局要尽力,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力的“四力”工作要求,确保相关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六稳”大局做出积极贡献。
其中,在“银税互动”方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方面,加大已有扶持措施的落实力度。通过连续第七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进一步落实好将“银税互动”受惠企业由A级和B级扩大到M级,加快推进“线上银税互动”等措施,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守信小微企业共获得“银税互动”税收信用贷款金额达到1816.3亿元,同比增长了22.3%。另一方面,加大扶持措施的创新力度。我们联合银保监会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小微企业更加迫切的资金需求,从实施重点帮扶、创新信贷产品、落实扩围要求、提供服务质效四个方面研究推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措施。目前,税务部门的企业纳税信用级别分成五级,就是ABMCD级,“银税互动”受惠企业范围扩大到M级以后,纳入“银税互动”范围的企业数量较以前增加了1倍。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省,我们将受惠企业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纳税信用C级,有5万多户小微企业符合条件。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税务部门已经向银行推送了600多万户重点帮扶的企业名单,协助银行进行主动对接、精准放贷,尽最大努力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记者:受到疫情的冲击,很多小微企业反映说在复工复产中融资困难不断地加剧,自疫情发生以来,通过“银税互动”方式发放的贷款总额达到多少呢?谢谢。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
李均锋:
谢谢您的提问。“银税互动”这个产品应该说是对银行、对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是非常有帮助的,刚才韩司长作了很好的介绍。“银税互动”这个产品,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精准的对接企业的需求。就是纳税企业只要有融资需求,我们银行就能精准对接。二是向这些企业尽量的发放信用贷款,就是免抵押、免担保的贷款,借助企业的纳税信息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三是灵活方便,现在“银税互动”可以在线上实现数据直联,客户可以通过线上申请、线上办贷。企业提出申请,如果符合条件,最快几分钟就可以拿到贷款。
为了应对疫情,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方便办理,我们加大了“银税互动”的力度,把“银税互动”的受惠企业范围扩大了。从现在实施的效果看,感觉到“银税互动”效果非常明显,到目前为止整个“银税互动”的贷款余额是5732亿元,同比增长了74%;贷款户数75万户,同比增长了114%。也就是说,今年疫情以来,一季度特别是二月份、三月份商业银行利用“银税互动”这个工具发放的贷款户数和贷款的额度大幅度增长,“银税互动”的贷款余额就增加了770亿,贷款户数增加了12万户。应该说“银税互动”这个工具对缓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难、贷款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近期,两个部门联合发文要求银行要推出一些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信贷产品,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小微企业也有反映说,实际上他们要去银行贷款还是需要提供抵押物,面对这种问题,监管部门会具体推出哪些措施来推动这些银行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谢谢。
李均锋:
您提的这个问题应该说非常典型。我们讲小微企业贷款难,难在没有抵押、没有担保、没有信用风险分担机制。从银行的角度说,银行管理风险,需要担保、需要抵押物来控制风险。同时,小微企业轻资产又没有抵押物,这又是一对矛盾。这个矛盾我们从两头来解决,一头是推动银行提高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的能力,就是要认真分析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的情况,减少对小微企业抵押品的过度依赖。同时,要解决信息不对称,我们没有抵押和担保,怎么解决?银行就要开发更适合小微企业这种轻资产的没有抵押的产品,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对客户进行数据画像,开发数据风控的产品,这样的话,银行通过数据对企业充分了解了,也可以不需要担保和抵押。
为了推动这个事,我们一是推动银行开发新的产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同时我们监管部门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我们最近向社会公布了,银保监会准备对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进行监管评价、考核,相关办法正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我们明确地提出,商业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要加大信用贷款的比重。整个小微企业贷款中,应该说信用贷款占比还是比较低的,多数还是需要抵押、担保的。为了提高这个比重,我们引导在监管评价中、监管考核中,明确把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比重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加分项,来鼓励商业银行尽量发放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来解决小微企业缺少抵押和担保的问题。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5批23项税费优惠政策。请问如何评论这些政策落实情况?谢谢。
韩国荣:
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中国政府出台了5批23项税费优惠政策。为了把这些政策落实到位,税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把政策落到每一户,刚才我在前面回答问题的时候已经就四个方面的做法作了回应。
简而言之,第一,我们要确保这些政策宣传到位,通过各种途径的广泛宣传,让每一户享受优惠政策的对象都能够知道政策的内容。
第二,我们要做到辅导到位。因为税务机关通过日常和纳税人的沟通交流,知道每一户的情况,我们按照精准辅导的要求,对每一户适用优惠政策的企业进行精准辅导。
第三,一定要让这些政策逐户落实到位。应该说,通过税务部门全系统的上下努力,这5批政策在基层的落地落实都比较到位,广大纳税人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我们注意到,有企业反映受疫情的影响他们已经几个月没有收入了,有的甚至无法按期缴纳税款,请问这种情况是否会对企业的纳税信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他们“银税互动”的贷款?谢谢。
韩国荣:
感谢您的提问。的确,疫情突如其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了有效应对疫情,缓解纳税人的资金压力,税务总局已经连续4次延长了纳税申报期限,并且允许有困难的企业依法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据统计,今年2月以来,全国共为12.1万户纳税人办理了延期申报,为5.1万户纳税人办理了延期缴纳税款。对于纳税人关心的因为疫情影响而逾期申报或者逾期缴税,是否影响纳税信用的问题,税务总局也明确,对于受疫情影响而逾期申报或者逾期报送相关资料的纳税人可免予行政处罚,相关记录也不纳入纳税信用评价。因此,不会影响到纳税人享受“银税互动”贷款红利。
在这里,我想特别说明两点:第一点,按照纳税信用评价制度,今年一月之后纳税人发生的逾期申报记录,要到2021年才对其纳税信用级别产生影响。因为今年的纳税信用级别是根据2019年的纳税记录进行评价的。也就是说,2020年以来发生的记录不影响2020年纳税信用级别。
第二点,疫情解除后,税务机关会主动提醒广大纳税人,对自身的纳税信用记录进行核实,有问题的,可以及时调整。如果纳税人在2021年发布新的评价结果前,没有及时核实调整,还可以在明年的年底前向税务机关提出纳税信用复评申请,进而有效地消除因为疫情防控对自身纳税信用的影响。谢谢。
总台国广记者: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信息除了纳税以外,还包括其他很多领域,银保监会能否介绍一下在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进展如何?谢谢。
李均锋:
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们讲制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我们叫“两缺”,就是说银行不了解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同时小微企业也缺少有效的担保抵押,就是缺信用、缺风险分担的机制。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解决这个信息不对称,解决缺信息的问题,应该说银保监会近年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从部委的层级、从中央这个层级,打通小微企业的“信息孤岛”。这几年来,银保监会与税务部门合作推出了“银税互动”,就是利用税务信息来增加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我们与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了“银商合作”,就是利用小微企业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信息,对小微企业的状况进行判断、评估。我们充分利用发改委“数据中国”的平台,推出“信易贷”的产品,就是有数据,企业就能更容易拿到贷款,把数据变成贷款。同时我们也正在与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等部门,把小微企业在农业、海关等领域的信息进行整合,让银行机构更容易、更便利、更低成本地获得企业的信用信息。
第二个方面,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的范围,更多的还是在省以下的区域范围,所以我们这几年更多的在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或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我们在县一级,包括像河南的兰考县,整合小微企业信息,打造平台。在地市一级,大家见过报道的是浙江的台州、江苏的苏州、河南的焦作等地方,以地市单位,由地方政府牵头打造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或者金融服务平台,目前效果比较好。在省一级,全国很多地方成立了大数据局,监管部门和大数据局等合作,在省一级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信用信息平台。像浙江、广东、北京、江苏、河南他们都在建设小微企业信息服务的省级平台。
这样的话,我们叫“纵横”双努力,进一步打通各个部门的信息孤岛,为银行更好识别、更好管理企业贷款风险提供更好的信息。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目前,各类企业正在有序复工复产,但部分企业面临上下游产销对接方面的困难,请问税务部门在这方面可以提供哪些帮助?谢谢。
韩国荣:
感谢您的提问。正如记者朋友所言,目前各地区、各行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但是受疫情影响,各地进度有快有慢。因此,助力产销对接、疏通产业链堵点、推动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就非常重要。为此,税务总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税务部门进一步挖掘税收大数据潜力,做好税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我们的做法是,在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商业秘密和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多渠道了解企业诉求,及时收集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依托各地税务部门的信息平台,利用税收大数据,从供销两端进行全面分析,精准匹配供应商。在征得供需双方同意后,向需求方推送商品供应方信息,由供需双方自主自愿实现产销对接。
截至4月20日,各地税务部门已经为4980户原材料短缺的企业匹配了9.99万户供应商,帮助企业有效实现采购1400多户,共计成交金额29.5亿元。比如浙江省的某水产出口企业,由于受到国际疫情的影响,出口订单受到了很大冲击,迫切需要寻找国内的采购商。了解到相关需求以后,当地税务部门依托浙江税收大数据平台,马上为他们筛选匹配了下游合作公司,帮助企业将部分原打算销往海外的水产品以内销的形式销售出去,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针对湖北企业复工复产的帮扶,目前,全国税务系统正在开展一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助企帮扶行动。税务总局专门下发了运用税收大数据助力湖北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各地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的优势,牵线搭桥,“一对一”帮扶湖北企业打通产业链、资金链上的痛点、堵点,助力企业加快复产复销。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需要强调的是,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精准帮扶企业的复工复产,是在纳税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严格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会出现数据泄漏和滥用的问题。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发挥好税收大数据的优势,不断优化拓展服务,尽力帮助企业来解决它们的实际困难,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贡献税务力量。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两部门发文提出要加大对此前在银行无贷款记录的“首贷户”的信贷支持,有企业反映有贷款需求,但是达不到银行的授信门槛,请问银保监会将如何引导银行加大对这类企业的信贷支持?谢谢。
李均锋:
目前,我们银保监会也好、各地政府也好,对“首贷户”的问题还是比较关注的,我们说的“首贷户”就是在银行没有贷款,当然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有贷款,但在商业银行没有获得过贷款的这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现在我们市场主体中大概小微企业是30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是8000多万户,加起来是1亿多市场主体。目前,在我们商业银行有贷款的,有贷款余额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约是2200多万户,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20%左右,就是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覆盖率是20%左右。这个覆盖率我们认为还是比较高的,因为有的企业并不需要贷款,但是有些企业需要贷款,他并不一定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我们认为还有相当一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要贷款,银行还没有发现,所以我们通过“银税互动”也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好,就是要满足那些有贷款需求还没有被银行发现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的融资需求,进一步解决一部分企业想贷贷不到的问题,对此我们是这么几条措施。
第一,加强监管引导。我们对商业银行的考核中,今年专门设置了“首贷户”比例的考核指标。要求商业银行新发放的贷款客户中,第一次获得贷款的企业也就是“首贷户”要占一定的比重。
第二是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开发适合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用贷款产品,那么这些需要贷款但没有得到贷款的,我刚才讲了,也多数属于没有抵押品、没有担保的,所以还是要利用“银税互动”也好、利用其他方面的信息也好,引导银行开发信用贷款产品。
第三,去年下半年以来,银保监会倡导各个商业银行来开展“百行进万企”的行动,让所有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基层行深入客户,深入企业,不管是有贷款还是没有贷款的,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需求。那么这个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认为效果非常好,银行把身子沉下去,对每一个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问他们的需求,他们如果有需求,符合条件了,银行及时给予贷款支持,如果原来有贷款,贷款不够的,银行还可以追加贷款。今年以来银行通过“百行进万企”为2.2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其中1.4万户是“首贷户”。
第四,解决首贷户的问题,我们要求商业银行充分加强合作,刚才我讲了,小微企业也好、个体工商户也好,这个市场是很大的,但是每个商业银行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客户定位,所以要求每家商业银行既要细分市场,同时要加强合作,特别是一些互联网银行,他们有大数据、有客户,其他商业银行有资金和风控技术,加强他们的合作,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格局,共同解决那些需要贷款又没有贷款的融资需求。谢谢。
新民晚报记者:有个体工商户反映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但是目前去银行贷款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次“银税互动”受惠范围将从企业扩大至个体工商户,请问银保监会在支持个体工商户融资方面有哪些举措,有哪些效果?谢谢。
李均锋:
我们最近两部门联合发文,把“银税互动”的受惠企业范围扩大到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在“银税互动”这个产品中应该说确实目前看受益的范围不是很大,我们目前统计“银税互动”贷款中,个体工商户有这类贷款余额的是5932户,贷款余额21亿。下一步我们将把“银税互动”的受惠企业范围扩大到纳入各税务机关纳税信用评价试点的个体工商户,通过“银税互动”这个产品,个体工商户的受惠范围就会更大。
同时,我也想就刚才记者提的问题,关于个体工商户融资的政策,给大家作一个介绍。
我们对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政策是视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来管的,总的对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政策我们有四句话:一是有增量,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体工商户的贷款的增速要高于其他贷款的增速。截至2020年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55万亿元,同比增速25.93%,其中普惠型的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4.0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63%。二是扩面,就是要扩大个体工商户贷款覆盖范围。我刚才也讲了,现在个体工商户全国登记数量是8000多万户,纳入市场监管总局小微企业名录的个体工商户是6523万户,目前有贷款的个体工商户是1394万户,覆盖率是21.4%,我们要求下一步进一步扩大个体工商户的贷款覆盖面。三是要降本,对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分别安排了专项的支小再贷款、单列信贷计划、转贷款。我们要求商业银行运用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发放的个体工商户贷款一定要实行优惠的利率,利率要低一些。2020年一季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6.15%,在2019年基础上下降了0.55个百分点。四是要便利,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体工商户的贷款要灵活简便,简化手续,要方便个体工商户申办贷款。所以我们现在许多银行对个体工商户的贷款采取线上的,利用大数据信息方便个体工商户办贷。
同时,如果受疫情影响,个体工商户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存量贷款可以实施临时性的延期还本付息,这个对个体工商户的政策也是和小微企业一样的。对符合条件个体工商户的存量贷款,可以进行续贷、展期,能续则续,通过这样的手段,我们希望能给个体工商户提供扶持,因为作为就业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渠道,我们8000多万个体工商户,如果一个个体工商户就业两到三个人,我们就是几亿的就业,利用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来保就业、保民生。谢谢。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小微企业财务力量较为薄弱,一般很难及时准确了解财务、税收方面的政策,请问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而影响了企业的纳税信用,有哪些补救措施?谢谢。
韩国荣:
感谢您的提问。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纳税信用应用范围不断扩展,良好的纳税信用已经成为了企业非常重要的信用资产,不仅可以带来融资便利,也就是今天李主任在这儿介绍的“银税互动”融资便利,还能够在招标投标、资质申请等很多方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现在纳税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纳税信用状况。正如这位记者朋友所说的,小微企业由于财务力量的薄弱,可能难免会因为疏忽出现一些纳税上的纰漏,影响到他们的纳税信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税务总局按照国务院部署,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从今年开始,实行了纳税信用修复制度,明确了19种办税时比较容易出现的轻微和非主观故意的失信行为,纳税人可以在主动纠正以后,向税务机关申请纳税信用修复。这19种情形,包括逾期申报、逾期报送相关资料、逾期缴纳税款等。通过这种主动纠正、申请修复的方式,可以及时弥补小微企业的信用损失。谢谢。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