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9日公布。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改革部署,也是新时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成果。
为何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有哪些重要改革突破?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补市场体系短板 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
问:中央专门出台文件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有何深意?
答:党的十九大明确将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重点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意见的出台,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商品市场发育较为充分,商品和服务价格97%以上由市场定价。要素市场建设和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但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新型要素市场规则建设滞后等,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要素配置扭曲具有很强传导性和扩散性,由此造成一系列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制约全局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从破除无效供给看,有助于推动“僵尸企业”出清,释放错配资源;从培育新动能看,有助于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让要素活力竞相迸发的重要保障。要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来配置要素资源。在完善政府调节与监管的基础上,抓紧解决要素产权不清晰、市场化交易机制不健全、市场发育不足等问题,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盘活“沉睡”的要素资源,靠改革来激发要素蛰伏的潜能,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能。
因此,文件的出台,将会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长远的基础性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对于对冲疫情影响、有效激发各类要素潜能和活力,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类施策、循序渐进
问:意见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要素市场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践中不同生产要素属性不同,改革进展差异很大。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一方面要不断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加快发展要素市场;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要素属性、市场化程度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生产要素与商品属性不同,例如劳动力要素附着在劳动者个体身上,土地要素天然带有一定公共性,因此要素市场建设不能完全等同于商品市场建设。在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能一放了之,要从实际出发,做到放管结合,逐步扩大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健全制度规则,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
意见从各要素共性出发,为从整体上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明确了基本原则,即市场决定,有序流动;健全制度,创新监管;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稳中求进,循序渐进。
发挥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
问:为何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
答:生产要素的形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迁。土地、劳动力是农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之后资本成为工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还催生出技术、管理等更多生产要素。随着信息经济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向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数据已和其他要素一起融入经济价值创造过程,对生产力发展有广泛影响。
数据生产要素属性的提升,关系经济增长长期动力,关系国家发展未来。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前瞻性布局。我们也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感知、预测、防范风险的能力。
根据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时代性,意见明确要素的范畴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使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稳中求进提高要素配置灵活性、协同性、适应性
问:针对不同要素领域,意见有哪些突破?
答:意见分类提出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
土地要素方面,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灵活产业用地方式,灵活土地计划指标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劳动力要素方面,着力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畅通落户渠道,畅通职称评审渠道。
资本要素方面,着力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制度,完善股市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债券市场统一标准建设。
技术要素方面,着力激发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产权激励,激活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活力。
数据要素方面,着力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全面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此外,意见提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和健全市场运行机制,明确政府对要素价格、市场运行的调节和监管内容。
分阶段、分区域、分步骤推进
问:如何推动意见落到实处?
答: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抓住工作要点。梳理提炼近期可操作、能落地的改革事项,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深化基础性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破行政性垄断,大幅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要素的范围。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改革,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通过竞争等市场手段平等获取要素。
四是注重试点先行。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示范,激励地方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制度创新经验。
五是持续跟踪指导。加强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让要素自主有序流动
——聚焦中央首次出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9日公布。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改革部署,也是新时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成果。
改革有何深意?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市场的改革突破点是什么?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权威专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定价,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要素市场建设仍相对滞后。
“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相对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说,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生产要素与商品属性不同,比如劳动力要素附着在劳动者个体身上,土地要素天然带有一定公共性,因此要素市场建设不能完全等同于商品市场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要坚持安全可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在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重点是灵活产业用地方式和灵活土地计划指标管理。
“意见瞄准各类要素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具体举措。”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说,近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一个重要特点是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向这些区域集中,要求打通城乡人员、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的双向流动通道。
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政府负责。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说,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要素。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将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
着力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
畅通落户渠道、畅通职称评审渠道,针对劳动者最关心的话题,意见明确了改革方向。
意见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宋晓梧说,劳动力在各生产要素中是最活跃的。提高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落户渠道,有助于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意见提出,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职业标准,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
“将进一步提高高素质劳动力的创造性,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自由职业者的积极性,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宋晓梧说。
着力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制度
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趋增大。意见指出,制定出台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的意见。改革完善股票市场发行、交易、退市等制度。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推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
彭森说,要按照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要求,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
意见提出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银行机构体系;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
“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具有极强针对性。”王一鸣说。
着力激发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技术要素市场面临产权制度亟须改革完善,激励机制不畅,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等问题。
宋晓梧指出,意见在技术要素配置上有两大突破,一是激活技术产权激励,二是激活中介服务活力。
意见提出,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
意见明确,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加强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开展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发展离岸创新创业,探索推动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政府支持科技项目。
“对于疏通科研成果转化途径,形成市场化社会化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构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拓宽国际科技交流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步入创新发展阶段的重大举措。”宋晓梧说。
着力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意见一大看点是,明确了数据这一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方向。
随着信息经济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向着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
意见提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制定出台新一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这些措施针对性很强,将助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刘世锦说。
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前瞻性布局。我国也亟须加强相关市场规则的建设。
意见提出,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研究根据数据性质完善产权性质,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等。
宋晓梧认为,这有利于探索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支持构建多领域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全面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
彭森认为,落实要素市场化配置,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意见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角度,明确政府对要素价格、市场运行的调节和监管内容。
意见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
在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方面,意见明确,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引导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研究制定土地、技术市场交易管理制度;提升要素交易监管水平,打破地方保护;增强要素应急配置能力。
王一鸣说,政府从“定价格”向“定规则”转变,充分体现了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改革方向。市场交易是市场形成价格的前提,是我国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的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建设。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